财联社记者从硅料企业获悉,硅片的降价会在一定程度上反导到硅料,但具体还要等明年下半年才知分晓。

河南安阳多家科普教育基地获省级表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25-04-05 07:55:58 2133张湾河南郑州金水区

而当年排在阿特斯前面的无锡尚德、英利能源,已经被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后起之秀所取代。

第二是利用现有业务优势将产品品种和应用领域延伸出来,然后适应光伏分布式屋顶的需求,从而增加了获利渠道(如凯伦股份)。进入分布式业务的也分几种情况:第一是建设大量的分布式电站或者收购分布式电站。

河南安阳多家科普教育基地获省级表彰

第三则是通过自有的销售网络,快速增加对分布式电站的全新布局(如创维等)。未来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当然新进入者的剧增同样预示着新能源市场的蓬勃生机。第四是与其他电力或者能源巨头合作,开辟全新的赛道(如万华化学)。中上游产业的有同德化工(多晶硅)、三一重工(硅片、电池)大恒能源(硅片)等。其中有一些著名的上市公司及集团企业如建发股份、龙元建设、京东、顺丰控股、中材国际、凯伦股份、靖远煤电、格力电器、杭萧钢构、创维、塔牌集团等。

能源一号在梳理数据中也发现另一个亮点:大量公司扎堆进入了分布式产业中大部分投分布式的企业都是上市公司身份,或者说旗下有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民营、国有及集体所有制都有参与。531新政出台后的一年时间里,光伏上市公司总市值曾一度蒸发超2500多亿,隆基股份的市值在两个月之内腰斩,无数投资者饮恨离场。

以硅料为例,2017年末价格还维持在14万/吨15万/吨左右,政策出台后,价格直接跌掉了一半。但从2021年3月开始,光伏玻璃价格从顶端快速下滑,到五月底,3.2mm光伏玻璃均价已跌至22元/㎡。2004年,欧洲开始加大对光伏的补贴,以此为标志,国内开启了第一轮光伏扩张热。今年1月5日,硅业分会发布最新数据,硅料价格继续下探。

另一方面,过去多年,大厂们不约而同的迷恋上一体化布局,将触角伸向了各自的腹地,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这又为博弈平添了一层迷雾。乱战之下,是坚守阵地死扛还是收缩阵线、聚焦优势环节?随着竞争逐渐白热化,恐怕所有企业都要面临这一问题。

河南安阳多家科普教育基地获省级表彰

每当生死存亡之际来临,总是免不了低价竞争的俗套,关键就看谁能挺过去。光伏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不管是久经沙场的老鸟,还是初出茅庐的弱鸡,在末日审判面前一律平等。如此格局,面对即将到来的产能过剩局面,依然难逃价格战的魔咒。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市场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但每一个环节都未形成完全掌控话语权的老大,而是一众实力不俗的寡头。531新政前夕,光伏正干的热火朝天,但大资本却在悄悄的撤离。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我们从没有从历史中得到过教训。很明显,硅料在短期内的产能释放完全跟不上下游扩产的速度。

如果说之前的洗牌是大鱼吃小鱼,淘汰落后产能,那这一次更像是巨头互博。事实上,去年三季度后,光伏产业链也曾出现价格回调,随后再次挑起,那这一次还会如故吗?答案是否定的。

河南安阳多家科普教育基地获省级表彰

不只是光伏业内在激进扩张,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都来了,有卖水泥的,有做服装的,用当时一个企业家的话说:只要有钱就可以整!结果是,到2010年,全国建了一百多个光伏基地,有1000多家企业,组件产能达到了35GW。根据当时的统计,2017年,以通威、协鑫、中环、隆基等为代表的12家大型光伏企业砸了1000亿元扩张。

2021年以来,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概念始终站在资本市场的C位,但机构又在闷声出货。作为对比,当年全球新增装机量不过15GW。一切好似昨日重现,2021年,光伏行业又迎来了一批八竿子打不着的玩家。当时有一项数据统计,2018年一季度,机构在隆基股份、中环股份、特变电工、通威股份等四家公司身上就套现了超70亿。2020年是光伏玻璃,2021年则是硅料。硅料环节有通威、协鑫、东方希望等,硅片环节有隆基和中环,电池片环节有通威、爱旭,组件环节有隆基、天合、晶澳、晶科等。

比如高景太阳能,上来就规划了50GW的硅片产能,大笔一挥就是170亿,要知道2021年中国全年的装机量水平也不过如此。金融危机欧美双反531新政,二十年里的几次大劫,看似都是天灾,实则均掺了人祸。

黑云压城城欲摧,不知这一次,又会有多少人折戟沉沙。后上的硅料产能胎死腹中,下游锁定长单的企业功亏一篑。

早期的草莽倒下了,新生代的草莽又来了。1、历史大反转涨价,2021年整个光伏产业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2008年,国内组件企业达到了400家,金融危机一来,其中300多家被迫关门。愣头青不在少数。始作俑者是硅料,至于硅料价格大涨的原因,光伏大跃进下的供应链失衡是问题根本。政策一吹风,产业界又躁动了起来。

硅料从扩产到落地约1-1.5年,满产需要2-2.5年,相比之下,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等环节扩产周期只有3-6个月。这一年,中国光伏的对外出口金额直接从225亿美元骤降至127亿美元,对极度依赖海外市场的光伏企业形成了毁灭式的打击。

2008年,金融危机不期而至,多晶硅瞬间塌方,价格重新回到双位数时代。宇宙的本性就是摧毁现有的事物,然后再创造一个类似的事物。

但大概率的结果是,多数人最终都得折了腰。3、洗牌,撤退产业界曾流行一个说法,如果有一个行业通过惨烈来实现价值,那最惨的必然是光伏。

更大的问题是,双碳政策给了光伏界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底气,硅片、电池、组件环节的产能动不动就翻倍增长。2020年12月,致密料价格还在80元/KG徘徊,而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这一数字翻了三倍还多。没想到的是,转折来的如此之快。而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数据,到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上限也才不过330GW。

在雪崩面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过去三年,光伏产业有一个重要变化,就是集中度提升。

风生水起时,大家一哄而上,都有饭吃,只不过有的吃肉,有的喝汤。光伏玻璃行情自2020年7月底开始启动,3.2mm镀膜价格一度从24元/平米上涨至45元/平米,期间涨幅超80%。

再看一下市场需求,不禁让人大跌眼镜。换句话说,未来几年,仅国内光伏企业的产能就将大概率数倍于全球市场需求,这是全面地、绝对过剩!此轮价格调整或许并不是短暂回调,而是历史性大反转的开始。

一言丧邦网 Copyright © 2020 Powered by 一言丧邦网   sitemap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联系QQ: QQ号 邮箱地址:888@qq.com